最终票房破10亿?《志愿军2》口碑爆了,看完我想说:朱一龙该赢


我想,每个观众看《志愿军2》,都很难不流泪。

而《志愿军2》则重点将镜头对准了“铁原阻击战”。

又将叙事重点,放在了中国人民志愿军第63军上。

1951年5月,63军刚结束持续一个月的作战,就受命进驻铁原战场,正面对抗“联合国军”4个师。

2.5万对5万。

更严峻的是,我军几乎没有重武器。轻步兵对装甲兵,如何守得住?

为了让观众直观地理解战场上瞬息万变的形势,电影不断用沙盘和地图,来展现敌我双方行军的路线和形势变化。

震撼人心的战前动员,化整为零的战术方针,还原的战术装备……把“铁原阻击战”这一生死存亡之战“庖丁解牛”,呈现给70多年后的观众。

但如果拍的太宏阔,观众依然无法理解这场战役的艰苦卓绝。

于是就有了影片的第二部分:拍局部战场。

但震撼的不止这些战争大场面的冲击,更有掷地有声的细节。

比如面对敌军的重火力压制,战士们不得不暂时后撤,但当一声坚定的哨声划破滚滚硝烟,战士们又重新杀回一防,夺回阵地。

当然还有,全片的最后一战。

如果说《志愿军1》的“激战松骨峰”是电影最后的高潮戏。

那么《志愿军2》中,一营的最后狙击战,无疑将成为新的经典。

在三天筑起的铁原防御工事里,一营激战12昼夜,从一群铁血雄兵,打到只剩一些浴血残兵,到最后,只剩一个人,一杆旗。

敌军万炮齐发,铁原静默无言。

所有的战友全部倒下了,但战至一人,也誓死不退。

这场残酷战役中,我们能看见的,是一个个铁血的战士,鲜活的人。

以及,永不退缩的气节。

那种冲出屏幕、直击人心的画面冲击力,真的让观众能够直观感受到什么叫做“英雄铁军”。

以及当年的志愿军凭什么能打赢这场存亡之战、创造以少胜多的奇迹?

铁原狙击战,我看懂了。

二、志愿军存亡之战,5大细节能有多动人?

陈凯歌在首映礼上说过一句话:“我们拍一场仗还不够,还要拍一群人。”

一群“身后即是祖国,我们无路可退”的人。

比起宏大战争场面,小人物的经历,命运悲喜,更能让我们感受到志愿军的伟大。

《志愿军2》让我们认识了不同的人:一营教导员(朱一龙)、翻译员(张子枫)、战损记录员(张宥浩)、军工专家(朱亚文)等等,在通过人的故事,故事的细节,去呈现这一场——存亡之战。

比如细节一:一朵小花

在《志愿军2》里,故事从老李家三口切入,被迫分离多年的家人, 在战场完成了团聚,但却不足5分钟,就再度分离。

打动我的,有老李握着的家里钥匙,有李想带着妹妹李晓跑出炮火覆盖。

但最动人的,无疑是李晓别在李想水壶上的那朵小花。

小花被李想带去战场,夹在笔记本里成为干花。

小花虽然干瘪,但仍有花香,这朵小小的花,又成为一营最后的战前动员里,他和一营战士们回味起的,“好日子的味道”。

战场硝烟滚滚,战士们闻到的却是故乡的花香。

而在李想最后一战之前,又将糖纸叠成了小船,让它载着那朵小花向远处飘去。

一朵小花,不知承载了观众多少眼泪。

细节二:一首老歌

那就是那首“张老三,我问你”。

雨夜里,当冲锋的战士们在歌声里一个个喊出自己的家乡名,河南焦作、湖北天门、四川宜宾……战士们来自全国各地,最后异乡埋忠骨。

我想,这就是我们志愿军,凭什么“打赢这场不可能之战”的答案。

细节三:杨三弟的本子

张宥浩饰演的杨三弟,在《志愿军2》中,有了一个新的身份:战损记录员。

他们的任务是给牺牲的战士们拍遗照做记录,好让后世的人们记住他们的名字。

到最后,那一满本的名字背后,是一个个曾经活生生的可爱的人。

战士们没能活着回到故乡,但李想说出的战士们的愿望,因为他们的牺牲实现了:让故乡的人,过上好日子。

细节四:吴本正的表情

朱亚文饰演的吴本正,是来战线搜集战士们的武器反馈,从而制造出更好的武器。

作为从理论出发的武器专家,他不相信能10米内完成抵近投弹。

在战前,一个小战士试探地要了他一颗山果子,他端着碗人手分发了一个,还没发完,炮声响起,所有人快速回到战壕里。

而接下来的一场大战中,战士们用生命示范了,如何完成10米内抵近投弹。

于是就有了,吴本正那个被震撼的表情。

所有战场上的定律,都在我们的志愿军战士面前失灵了。

因为一切的常识都无法解释,我们的志愿军。

最后一个细节:李想牺牲前舔的糖纸

影片中,有一颗管穿始终的糖,被国内的小学生写信寄来,从彭老总手里递出,又历经了李默尹、李想父子的手,最后落在了妹妹李晓的嘴里。

而哥哥李想在牺牲前,舔了一下那块糖纸,最后把糖纸做成了小船,带走了妹妹送给他的那多小花。

硝烟炮火之下,数十万计鲜活的生命化为一个个数字。

“张老三,我问你,你的家乡在哪里?”

所有人都有家乡,所有人都想回家,但有几十万志愿军战士,回不去家乡了。

回不了家,是为了家乡山河无恙。

战士们的牺牲,是为了祖国山河大地未来日子的甜。

三、朱一龙、吴京、张子枫、辛柏青,演得怎么样?

所有演员,都贡献出极佳的演技。

但最打动我的演员,还是朱一龙。

不仅因为李想这个角色,戏份最多,人物塑造最完整。

更因为朱一龙独特的气质,令他塑造了一个国产战争片中,少见的儒将。

这个角色有战场上奋勇杀敌的一面,也有生活里思念牵挂亲人的一面。

甚至是有极其文艺的一面,很少有战士会在牺牲前,将手中的糖纸叠成小船,在和平时代,这本应该是个诗人。

但在战场上,他却是无畏的战士,全片他演的最好的一场戏,无疑是最后一场戏。

路演时朱一龙回忆起这场戏,说当陈凯歌导演让他“把旗子插上”,朱一龙说那一刻自己有点恍惚,一时间以为是真实战场上传来的声音。

而我看到那一刻,也有些恍惚。那一幕那么揪心,又那么动人。

而张子枫的发挥,也远比第一部出彩,这个整部电影里唯一主要的女性角色,每一场戏都那么自然,张子枫演得又那么生动,特别是她对哥哥的情感,真挚,朴素。这也让最后李想的牺牲,更令人揪心了。

而辛柏青的表演,就像电影的压舱石。

他塑造的李默尹这个我军高级参谋,依然那么沉稳冷静,但又会在家人团聚的时刻,失控落泪。

最后说一句吴京饰演的傅崇碧。

戏份比我想象的更少,但却给我留下了很深的印象。

这个角色就像铁一样,带着一种不屈不饶的硬气,当他说出“拿下铁原”,你就会觉得,这一战,我们能赢。

我想,这就是所谓演员的星光。

四、《志愿军2》该赢

最后总结一下吧,无论从任何角度,《志愿军2》的质量,都不输第一部。

相比第一部的过于宏阔,放进去的东西过多,这一部的故事重点更明确,也提炼出更多鲜明个性的人物,拍出了更多的英雄故事。

陈凯歌这一次对战争戏、动作戏和情感戏的节奏把控,更加游刃有余。

人物塑造更精彩,全片泪点比第一部更多,越往后,越难以抑制自己的泪水。

一句话,如果说《志愿军1》的最大优点在于展现了抗美援朝战争的宏阔。

那么《志愿军2》最大的优点,就是拍出了“志愿军”。

一群血肉之躯,不惧飞机炮弹。

那是因为他们是身后那片土地上的儿子、丈夫和哥哥们。

在首映现场,有一位90多岁的志愿军奶奶。白发苍苍,动情地讲述她跟哥哥在朝鲜战场上的那些往事,他哥哥最终牺牲在朝鲜战场上,没能回家,就像影片中的李想一样。

让老人感动落泪的真实背后,是电影拍出了“志愿军”的灵魂。

何为“志愿”,是英勇,是责任,是信仰。

是虽爱好和平,但被侵略时也会奋起反击的无奈、遗憾和悲怆。

是千万万无名英烈和一营战士一样,甘被青山埋枯骨。

才换来和平之风吹过今日的铁原。

历史硝烟散去,但随着糖纸做的小船飘远的小花,终究润泽大地,又化作无数山花烂漫。

当如今的我们再次回眸。

无以回报英雄,唯有永远铭记。

每一个国庆档,都应该有这样一部电影。

告诉新一代观众,今日从何而来。

这或许也是国庆这个节日的应有之义:

是庆祝。是团圆。

也是纪念。

“为什么战旗美如画,英雄的鲜血染红了它”。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