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庆档第一枪,不负期待


刚刚上映的《志愿军:存亡之战》里面的第一场戏,就让人印象很深。

作为一部大制作、大场面、全明星阵容的战争历史类大片,影片开场的设置却有意做得很小:

就是李家这一家三口难得的一次相聚。

但是呢,如果只有这些战争的大场面,是不停地冲锋、扫射、牺牲,场面倒是很刺激,但留给观众的回味,一定不会太多。

而真正会让我们记住的,必然是一些小人物,一些小事情和小细节,丰满了这些,电影才会更容易跟普通观众产生共鸣。

就好像张宥浩饰演的杨三弟,是一个专门记录战损的士兵,虽然会被其他战士生气地呵斥他晦气。

但,他就是要记录下这些名字。

每一个牺牲的战士,都不只是一个又一个的数字,而是一个个有血有肉、有恨有爱的人。

而从战术细化到具体作战方式上,同样有非常多细节的描写与刻画,也让整场战争变得更加真实可信。

毕竟,敌人的武器装备远远先进与强大于我们,但是,我们是以什么样的方式,击败的敌人,获得的胜利,这是影片必须要讲清楚的一个问题。

所以,影片用了很多一部分时间,去细致描绘这些作战细节,很紧张,也很精彩。

就包括与敌军的坦克作战,就展示了多种方法。

当然,其实每种方法,最终都是伴随着巨大的牺牲的。

这里面也有非常多、非常精彩的细节描写,而最令人印象深刻的,莫过于片中那一位无名小战士,以身示范的“抵近进攻”。

吴本正(朱亚文饰)这个角色在第一部时,带着一种正向的态度提出了一个疑问:

凭什么认为可以打赢?

这基于他的理性和依赖数据的态度。因为敌我装备悬殊过大,想打赢这场战斗难如登天。

就像陈凯歌导演之前所表示的,第二部与第一部最大的不同,就是要写战场上的人。

所以,我们才得以在第二部看到了很多这样的角色,如上面提到的李家三口,或者那个小战士。

以及经历过松骨峰战役且患上失忆症的孙醒(陈飞宇饰)——记忆失去了,但作战能力和精神就像肌肉记忆一样,敏捷如初。

难忘的细节还有,张子枫饰演的李晓,对着“联合国军”宣战的时候,唱了一首传统民歌,就是那首大家都很熟悉的《黄河对口曲》。

张老三,我问你,你的家乡在哪里?我的家,在山西,过河还有三百里.

这首歌的使用,也是颇有心思的,除了歌曲本身的含义,更勾起了志愿军战士们的思乡之情。

还是那样,大家都是有血有肉的普通人。

在这片狰狞的战场上,唯一的希望关乎于物象、色彩与气味。

“你们河南种大豆,我们江西种芝麻”,食物与想家同构。

一丝的甘甜,是彭总司令送的一颗糖,是军工专家分给战士们的山果子。

食物与敬意同构。

一丝的香味,是那本子里夹的干花,那就是“好日子的味道”。

食色气味,是这部电影中很克制的情感表达。

很精妙地折射了战士们物资的匮乏、意志的顽强,以及对未来美好的期许。

这种小、具体和简洁的设计,胜过热血誓词和豪言壮志,让人从心底生出巨大的难过。

这些都让我们能从更复杂的角度来看待战争,而英雄也不是一个孤立的名词,它与智慧、专业、意志力、人情味并存。

谁也不想要牺牲,但最终,他们还是选择了去牺牲自己,他们也给了英雄更丰满的定义。

关于“英雄”,也一定少不了朱一龙饰演的李想,这是这部的核心角色,而且有人物弧线的。

导演让观众从李想作为“儿子”的角色进入这部电影,拒绝从一开始就交代李想是英雄,而是将他塑造成一个不会表达感情的哥哥,一个想跟父亲叫一点板的儿子。

所以他一出场是被罚站,被按头认妹妹,他显得手足无措。

而他在第一次杀敌时,却足够狠。望向家人,温柔亲切;直面强敌,冷酷冲锋。

这形成强烈反差。

而最终他的行动,也变得更加让人感动。

而且,导演在设计李想这个角色,以及李家三口的时候,总感觉是有意在致敬了经典抗美援朝题材影片《英雄儿女》,不但李家三口的人物关系可以跟《英雄儿女》王成、王芳与田文清三人对得上。

而且,李想最后手握电台,戴着耳机准备迎接牺牲的造型,也总会让人想起当初的英雄王成。

或者,陈凯歌导演,也是希望以这种方式,去致敬昔日的经典。

更重要的是,他想表达的是,无论是王成,还是李想,都是千千万万志愿军中的代表。

这是铭记英雄、铭记历史的动人方式。

《志愿军:存亡之战》不仅是一部战争巨制,更是一段民族记忆的重现。

陈凯歌导演表示拍《志愿军》三部曲最大的动力,是害怕这些人被遗忘。

他们搏来的今天,我们永不会遗忘。

因为最可爱的人会在我们的记忆里闪闪发光。

走出影院,我们会告诉更多的朋友,让他们来看这部电影,去尝一颗糖,去闻一闻花香,这都是70多年前战场上的志愿军们希望我们能感受的。

我们感受到了好日子的味道。

而他们终将永垂不朽。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