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影节大热,它真比《奥本海默》还好看?


前段时间,《绝密配方》在北京国际电影节红极一时,甚至有观众评价“比《奥本海默》还好看”。

影片讲述了一桩根据真实事件改编的故事,可即便如此,它依然难以令人置信。

《绝密配方》

1958年,南斯拉夫正在秘密研发原子弹,主持这一项目的科学家波波维奇和三名科研人员在实验过程中遭到强烈的核辐射,危在旦夕,他们被连夜送到巴黎救治。

与此同时,研究骨髓移植的马特教授,所进行的数次实验屡屡失败,就在他心灰意冷之际,波波维奇等人到来,让马特教授的实验得以继续。

然而问题在于,这并不是一场单纯的救治。波波维奇等人所隶属的南斯拉夫,是社会主义阵营,而马特教授及院方乃是资本主义阵营。

意识形态的尖锐对立,以及秘密研发原子弹所产生的核恐惧,都让这场救治关卡重重。

然而不管是医院的医护人员,还是巴黎的民众,纷纷以献血、献骨髓等无畏壮举,让这几位遭到核辐射的病患得以救治。

尤其是在上世纪五十年代末期,冷战氛围严峻,核威胁一触即发的大背景下,这一打破意识形态屏障的大爱举动,令人动容。

影片一个颇为巧妙的地方,在于将研发原子弹的波波维奇,与聚焦骨髓移植的马特教授进行双向比较。

前者致力于毁天灭地的恐怖武器,而后者着眼于悬壶济世的绝密医术,死亡和生命在此构成了一对意味深长的双子命题。

为了表现波波维奇挣扎矛盾的心理,影片不断采用相似性转场,让他在两个时空中恍惚徘徊。

波波维奇从野心勃勃的科学家,蜕变为后来放下功名的和平主义者,是全片贯穿始终的最大悬念,片名“绝密配方”指的就是原子弹的研发技术。

不过有所缺憾的是,不管是对波波维奇的刻画,还是对马特教授的勾勒,影片都显得寡淡俗套,不似同类题材的《奥本海默》那般,以复调式的影像语言和绵密复杂的叙事张力,呈现角色内心的曲折魅力。

总的来说,《绝密配方》是一部以题材取胜的电影,却无法留下值得咀嚼的余味。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