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天票房破1.3亿,看完《云边有个小卖部》我想说:张嘉佳赢了


“走,我们回家,外婆在的地方就是家。”

张嘉佳新片票房爆了。

上映两天,发稿时票房已破1.3亿,猫眼给出的总票房预测,超过4亿。

其次,它不是适合所有人的电影,但又一定会成为暑期档第一部大爆的黑马。

它的观众,也绝不限于彭昱畅、周也或赵露思的粉丝,甚至不限于淑芬。

观影过程中,我注意到,我所在的影厅以女性观众为主,身边的观众几乎都哭了,我右边的女生不停拿纸擦眼泪,我后面的母女抽泣声大到影响到我观影。

或许是影片真的感人,或许是现场氛围所致,我自己也绷不住泪如雨下。

但是观影结束回到家后,回味起这部电影,想到自己为这部电影流泪,又有一种莫名其妙的耻感。

因为《云边有个小卖部》实在不是一部高级的电影。

整个剧情其实很俗套,从剧情到主题到立意,都有似曾相识的感觉。电影的过度煽情,可能会引发部分非原著粉观众的不适。

但,它好哭。

那么问题来了,这样一部张嘉佳亲自执导的,改编自大热小说的治愈电影,为什么能看哭这么多人?

或许是因为,电影最终落在了亲情和故乡

而谁不想拥有一个王莺莺那样的外婆,谁又不想拥有一个云边镇那样的故乡?

01 不高级

咱先实事求是说一句,《云边有个小卖部》肯定不是那种十分完美、非常高级的电影。

先看一个名字。

张嘉佳。

《云边》是一部根据小说改编的电影,原著作者就是张嘉佳,小说全网超过12亿阅读,可谓红极一时,书粉无数。

张嘉佳亲自导演这部电影,也就成了许多书粉期待的理由。

这个创意虽好,可很多电影都用过了,就连故乡女神的创意,也早就不新鲜。

接着是细节。

张嘉佳的原著能够大卖,就是主角的生活经历让很多人看到了自己的影子,很容易引起共鸣。

回到故乡后,电影也展现了云边镇人们的生活百态。曾经憨憨的牛大田成了牛总,看上去坐拥小镇最大的产业,但仍旧是个只爱白月光的憨憨;不会讲话的毛婷婷靠自己的手艺挣钱,还要照顾失业无所事事惹是生非的弟弟毛志杰。

大师把故乡云边镇拍得太美了,远山、浮云、稻田、鲫鱼香、米酒酿,那些绿水青山,还有那萤火虫、火烧云,为往生者挂上漫山遍野的灯笼,最后,桃树下的莺莺小卖部。

正如影片开头所说,“云边镇是个推开窗户就能摸到云的地方”,这里美好得就像是童话。李屏宾的摄影,把童话小镇,拍出来了。

还有,就是大师太会拍美人,当年他拍出过最美的张曼玉,最美的舒淇,如今她也拍出了最美的周也。

那个穿着黄裙子笑得灿烂的姑娘,应该和这座童话般的小镇,刻进观众心里。

其二,演员的表演。

电影最动人的,当然是祖孙情,父女情,朦胧的爱情,但之所以动人,最大的功劳,在于演员。

彭昱畅的确是未来可期,每次都能把角色演成自己的模样,刘十三最不好演的地方,在于普通。

而彭昱畅却演出了这种普通,开场普通的城市漂泊,不得志,普通的给自己打气,放狠话,以及后来普通的经历了种种变故,回到城市后普通的成长。

这就是个普通人,到最后都是,但你看他风雪挂灯那里,又会忍不住流泪。

周也也很好。

外表看起来那么凶悍泼辣爽利,却有一颗那么温柔的心,不管是背十三从大城市回来的那一段路,还是最后对孙子说的话。

深厚的祖孙情,那么绵密的情感,都被她拿捏太到位了。

她的表演就是电影最大的泪点,前面的铺垫足够到位,最后那场回忆戏,还有彭昱畅哭红的眼睛才能感动观众。

完全可以说,是艾丽娅的表演撑起了这部戏。

第三,情绪的把控。

说《云边有个小卖部》是一部很好哭的电影,这话只说对了一半。

这其实是一部让人又哭又笑的电影。

导演张嘉佳水准不一定有多么高超,但他确实是擅长调动观众情绪的大师。

就像他那些大爆的小说一样。

上一幕,男主被外婆拎回故乡,观众看得捧腹。

下一幕我们看到没有朋友的刘十三重遇没有明天的程霜,心生感叹。

接下来,求求面馆认亲,又让观众笑出声。

可下一幕,球球惦记已成疯子的亲生父亲最爱的鸡蛋糕,又让人泪目了。

而到了结局部分,当观众看到外婆离世后,刘十三独自一人走向山顶给外婆点灯,一声声哭诉,让人怎能不泪如雨下。

可牛大田的英语笔记上,那句“This is a happy ending”,又让人心头泛起暖意。

导演好像自带情绪节拍器,挠一下你的咯吱窝,再戳一下你的泪点。

观众就这么沦为导演情绪调度的俘虏,在又哭又笑中度过131分钟。

你可能觉得这种手法有点low,但要把每个情绪的节拍都踩在点上,并非那么容易。

从小说到电影,张嘉佳从来不是最高级的作者,但他每次都把情绪的起伏都化于无形,让观众跟着笑,跟着哭。

这是他的本事,没得说。

看到最后,观众一定会忍不住想起自己的故乡。

电影最妙的改编,就是调整了原著外婆开拖拉机去接刘十三的顺序,在后半部分我们才知道原来外婆,早知道自己时日无多。

我们之所以怀念故乡。始终是因为故乡里的人。

贾樟柯说,“我只有离开故乡,才拥有了故乡”,

或许离开故乡多年以后,那些记忆中真正让人留念的,那些活在记忆中的人。才会变得更清晰。

电影里,王莺莺,就是刘十三归乡的理由。

西瓜,米酒,录音笔的话,都是因为她。

生死寻常事,云聚云散,都是平常,但正因为人间有聚散,看到了,想起了那个人,就会心头一烫。

所以到最后,让我们感动的或许不止是电影,而是每个人心中的故乡,还有你的那个王莺莺。

电影里的刘十三,最后找回了自己,而我们还在城市中苦苦挣扎,命运的车轮不断向前,没有人有时间停歇。

但电影会让观众被某个点,唤醒过往的记忆。

你的故乡有可爱的小卖部吗?

你的故乡有遗憾的人和事儿吗?

你还记得故乡的米酒香吗?

可一个人,会把你带回故乡?

一个个扎心的问题扑面而来,与其说大家为电影而哭,不如说电影唤醒了记忆,大家为自己的过往而哭。

所以,《云边的小卖部》是这样一部电影。

它并不是一部适合所有人的电影。

但却是一张回故乡的车票。

不精致,不完美,但这趟旅途,总有些回忆,如寒冬暖阳、夏日西瓜一般抚慰你疲惫的心。

故事少不了做作煽情,让你打了个饱嗝,有了一丝被预制菜支配的无奈,但被治愈的心情又是真的。

那个你在这个故事中看到的曾经的自己,是真的。

哪怕只是短暂的安慰,也非常值得。

“无论是山,还是海,爱你的人在哪里,哪里就是故乡。”

总会在某一刻,你代入自己的故乡,自己的外婆,自己心中的王莺莺, 然后在心里默念一句,希望她也长命百岁!

分享到